(资料图片)

本书在书名上就开门见山地点出了主旨:如何阅读一本书。文中把书分为四个种类:主食、美食、水果、零食。主食和美食适用于分析阅读和主题阅读,水果和零食适用于速读。并提出了速读、精读、主题阅读的技巧。最后告诉读者:读书不是目的,阅读只是工具;书不能真正交给我们什么,除非我们把它用在现实生活中。读完之后,要回答最初的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书?

与莫提默相比,本书还详细介绍了速读的技巧,更进一步解释了分析阅读和主旨阅读的要点,而不仅仅是提出规则。比如:在分析阅读中,本书提出,读者应该跳出书籍原本的结构,按自己的理解或需求建立新的结构,书籍原本的结构应该在略读是完成;在主旨阅读中,建立通用语言,是为了避免适用某一作者的词汇——这会阻止我们理解其他作者的观点。更重要的是,本书在第七章提出的阅读的目的:学以致用。

一本书是面向大众的,普遍的读者;对于一本书的优缺点评价(部分)则是个人的。在我看来,本书的缺点之一是目录不够简洁、归纳的不够好;第二章最后两个小节“主食类图书与主题阅读”“美食类图书与分析阅读”可以删掉,或者合并作为下一章的引入,这两节的主题在前文有过表述。第三章,二三两节“基本要求”与“手和身体做什么”可以合并;“永远不要回读”和“警惕阅读的负面情绪”可以合并。之后几章也是同理,一个简洁的目录能更好地理清文章的脉络。第二点,书中提出,对于主食要按时、足量摄入,对于美食要不时享用;也就是说,在书籍选择上,要多读提高职业技能的书,偶尔读历史、文学、哲学(并不是大部分人的主食);我认为应该按兴趣读书,或者这样说:在高考前,以高考为主,少看美食,高分才是王道,大学时,兴趣为主,选错专业了还能浪子回头;工作后,按需摄入,想要提高职业技能多读主食,想要追求精神需要多读美食。不过,如果连基本的生活水平都没办法满足,那还是乖乖的工作吧,只有把眼前的苟且解决了,才能去追寻诗和远方。

三条阅读之路:其一,信马由缰、兴尽而反的漫步之路;其二,成岭成峰、月迷津渡的求索之路;其三,山登绝顶、千仞振衣的摩天之路。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