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皇太极政权在和明朝在辽西战场因无法攻克关宁锦防线而陷入僵持局面,选择从其他方向突破长城防线入塞劫掠,称之为六次南略。公元1629年,皇太极率军十万,绕道喀喇沁部落,攻破长城线上的大安口、喜峰口,蹂躏遵化、良乡、固安、香河、永平、顺义、滦州等地,随后进迫北京城下,北京城墙高大,防御工事好,难以攻下,皇太极遂转而掠夺京师附近地区,满载而归。1634年,皇太极第二次入塞,进犯重镇宣府、大同所辖的数个州县,在河南包围闯王的曹文诏被调往大同抵抗皇太极,以致被围民军趁机突围。1635年,皇太极派多尔衮、豪格等率军出征林丹汗的河套地区,顺手搂草打兔子,入塞抢掠了太原府所属的忻州、定襄、五台等州。这是第三次入塞。
1636年,皇太极军第四次入塞。清军由阿济格率领,分路入独石口,进抵居庸关,攻克昌平,在今河北区域内大肆掠夺,攻克昌平、宝坻、定兴、房山、安肃、安州、东安、雄县、容城、文安、永清、顺义等16城,共俘获人口、牲畜共十七万,获得的人口大都成为了清国的农奴。清军回家时砍木书写“各官免送”四字,“艳服乘骑,奏乐凯归”,以羞辱明军。
1638年,第五次入塞,入塞共五个月,转掠二千里,攻下七十余州县,俘获人口和畜生共计四十六万余。
1642年,皇太极取得松锦之战的胜利后,发动第六次入塞。清军在贝勒阿巴泰率领下,分路从墙子岭入,会于蓟州,然后分道,在北直隶和山东地区大肆掠夺,纵横千里,连克三府,十八州,六十七县,俘获人口三十六万九千名,获得骡牛驴羊,共计三十二万一千有余,黄金二千二百五十两,白银二百二十万五千二百七十两有余。
在己巳之变前,皇太极军的活动范围一直控制在辽东,并没有越过长城。六次入塞使明国伤筋动骨,对华北地区造成空前浩劫,不仅让被重重围困的农民军乘机逃脱明军的清剿,还造成了成千上万的流民生成,新生成的流民有很多加入了农民起义军。清军和农民起义军互相影响,最终灭亡了明朝。